核磁共振檢查又稱磁共振成像,簡稱MRI,自1980年代應用以來,它以極快的速度得到發展。核磁共振基本原理是將人體置于特殊的磁場中,用無線電頻脈沖激發人體內氫原子核。引起氫原子核共振,并吸收能量。在停止射頻脈沖后,氫原子核按特定頻率發出射電信號。并將吸收的能量釋放出來。被體外的接收器收錄。經電子計算機處理獲得圖像。
核磁共振檢查利用自己無X射線輻射、分辨率高、成像參數多、多方位成像的特點,目前在臨床上對顱腦、甲狀腺、乳腺、肝、膽、胰、脾、腎、腎上腺、子宮、卵巢、前列腺、脊柱脊髓等器官的疾病有著較好的診斷功能;骨關節系統顯示病變敏感,軟骨及軟組織分辨好。此外,在惡性腫瘤、心臟及腦血管疾病中的診斷上也有著重要價值。
既然核磁共振檢查優勢如此之多,很多人就會疑問那該技術檢查費用是不是也很貴。關于核磁共振全身檢查多少錢這個問題,首先核磁共振檢查機器檔次是不同的,目前常見的主要有1.5T和3.0T。所以收費也會有所不同。再者就是各地區、醫院級別之間存在差異,也會造成核磁共振全身檢查價格上下有浮動。據小編了解的在上海有部分醫療機構關于核磁共振檢查1.5T收費在1000元左右,3.0T收費在1300左右。而且這僅是局部掃描價格,如果是全身檢查的話,可能費用還要所有增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