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人們對自身健康越來越關注,除了因為疾病不得不去各大醫院及醫學影像診斷機構檢查身體,還有一些人在沒有明顯異常癥狀及體征的情況下,會主動去這些機構檢查。一般情況下,機構會根據個人情況,建議做相關檢查,有時候會建議查核磁共振。那么,我們需要了解核磁共振是什么檢查手段,對于何種疾病檢查效果最優,對人體安全嗎?做一次
核磁共振檢查多少錢?
核磁共振及MRI簡述
自從1946年,國外發現了物質的核磁共振現象,1982年,核磁共振成像(MRI)正式應用于醫學臨床,中國緊跟世界,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,部分大醫院就引進了MRI機器,現在,全國各大城市的三甲醫院基本都有MRI機器,部分二甲醫院也已經了MRI機器。各個醫院一般將MRI歸入放射科或醫學影像科。
講到核磁共振成像(MRI),需要先講一下核磁共振(MR)。核磁共振原理是基于原子核的自旋運動,首先將這些原子核放在均勻的強磁場中,這些原子核將統一重新排列取向。這時,再讓這些自旋核接受射頻信號刺激,就會發生共振。這種現象稱為核磁共振。利用原子核在磁場內發生核磁共振時所產生的信號,實現重建圖像,這種技術稱為核磁共振成像(MRI)。由于人體組織含有大量的水和碳氫化合物,水份在組織器官中的含量不同,并且在疾病狀態下會導致水份形態的變化,所以MRI常利用氫核(1H)的核磁共振作為首選的成像元素。
核磁共振最常用于檢查的疾病
人體包含有頭顱、頸部、軀干、四肢,頭顱又有大腦、眼、耳、鼻、口腔等,軀干包含有胸腹部,胸部有乳房,胸腔內有肺、心臟,腹腔內有肝膽脾胰腎及盆腔臟器。MRI一般可以檢查絕大部分人體器官疾病,包括:頭顱,眼,垂體,鼻咽部,頸部,乳房,心血管,腎上腺,上腹部(包括肝膽胰),中腹部(包括腎臟),骨盆,髖關節,膝關節,踝關節,跟骨,大腿,小腿,足部,肩關節,肘關節,腕關節,上臂,前臂,手,等等等等。
大家看到,這上面沒有寫到肺,沒有寫到胃腸道。那是因為,肺部疾患檢查,CT要優于MRI,故基本上不推薦用MRI檢查肺部。胃腸道是空腔器官,對于胃腸道疾病,胃腸鏡可以在取得圖像的同時進行組織病理上的檢查,故胃腸道疾病推薦查胃腸鏡。
MRI最常用于檢查神經系統、心血管系統、軟組織及骨關節病變,其中就包括大家最關心的腫瘤。MRI可以獲得病變部位非常清晰的圖像,常用于腫瘤的診斷、評價及追蹤腫瘤。
一 檢查全身軟組織病變及骨、關節病變。無論病變來源是腫瘤、感染、損傷還是變性,MRI皆可做到準確的定位及定性。
二 檢查神經系統病變。包括腦梗死,腦腫瘤,腦部炎癥,腦部血腫,腦動脈硬化、狹窄,腦白質脫髓鞘等。
三 檢查心血管系統病變。包括心臟病,心肌病、心包腫瘤、心包積液,心臟瓣膜病變,附壁血栓等。
四 檢查胸部、腹部、盆腔內器官病變。包括乳房疾病,胸膜、腹膜病變,淋巴結病變,肝臟病變;女性生殖系統病變;前列腺、膀胱腫物等等。
國內常用的核磁共振設備
經??匆奙RI相關資料中提到檢查MRI所需要的場強,包括場強小于0.5T;場強0.5T-1.5T;場強大于1.5T;場強3.0T。場強指的是磁場強度,具體來說,是MRI基本構件中磁體部分的主磁體強度。主磁體用以提供強大的靜磁場,增加靜磁場強度可使檢測靈敏度提高。一般來說,場強越大,可以得到的空間分辨率越高,也就是說,場強3.0T優于場強1.5T,場強1.5T又優于場強0.5T。所以各大醫院常把擁有更高場強的MRI作為醫院診斷水平高的一項指標。
在上海,華山醫院、中山醫院、仁濟醫院、華東醫院、眼耳鼻喉科醫院、兒童醫學中心等各大三甲醫院均有3.0T MRI儀器。全景醫學影像中心作為國內成立較早的醫學影像診斷中心,也擁有3.0T MRI儀器。由于高端醫學設備在國外的水平更高,國內醫院一般都引進國外大公司的MRI,例如:西門子Magnetom Prisma 3.0T磁共振;西門子Magnetom Verio 3.0T磁共振;飛利浦Philips Ingenia 3.0T/1.5T/1.0T磁共振;Philips Achieva 1.5T 磁共振;GE Discovery 3.0T磁共振等等。
MRI作為一項非常有效的檢查手段,由于沒有輻射暴露危險,安全可靠,因此經常被使用在孕婦、胎兒、乳房、生殖系統的疾病檢查上,被更多患者和準備早期篩查疾病的人們所熟知。MRI常用于單一部位及器官檢查,故每個部位MRI檢查均需單一收費。檢查完畢后,如需要膠片,需收取膠片費用。但對于具體的價格收費,不同地區,不同醫療機構,收費還是存在一定差異化的。
比如在上海市對于公立醫院醫療機構服務收費比較統一,而且每年可能會根據需要部分更改收費價格。至于非公醫療機構,因為性質不同以及服務上的差異價格則會不一樣。不過這樣類型的機構一般檢查更方便且多無需等待,所以部分高端人士愿意去他們那檢查MRI。但是最終具體MRI檢查的費用建議可以去相關檢查機構電話咨詢。
當然,核磁共振檢查并不是全能,有些部位的檢查不如CT;胃腸疾病的檢查不如胃腸鏡;MRI耗時耗力,不適合急診患者;技術限制較大,磁場范圍內對金屬敏感度較大,導致有許多患者無法接受核磁共振檢查。在這里要提醒大家,任何人都應該先咨詢醫生檢查,不要認為越貴檢查就越好,應該在專業人士的建議下做檢查。